您好 ,欢迎访问河南自考信息网网站!
郑州 | 济源 | 开封 | 平顶山 | 洛阳 | 商丘 | 安阳 | 新乡 | 许昌 | 鹤壁 | 焦作 | 濮阳 | 漯河 | 三门峡 | 周口 | 驻马店 | 南阳 | 信阳 |

2024年4月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知识点大全

发布时间:2024-04-02 浏览人次:0

自考

公共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知识点大全

【知识点 01】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 ★★

1.1840 年鸦片战争之前,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封建社会。

2.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3.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

(1)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

(2)政治上: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3)文化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4)社会结构上: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核心是宗族家长制,君权、父权、夫权占主导地位。(关键词: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结构)【通用】

【知识点 02】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及近代中国社会的演变 ★★★

1.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军事侵略、政治控制、经济掠夺、文化渗透。

2.西方列强对中国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进行军事侵略。

3.1842 年中英《南京条约》:英国割占香港。

4.1849 年中葡《友好通商条约》:葡萄牙“永驻管理澳门”。

5.1895 年中日《马关条约》:日本割占辽东半岛(后由于俄、德、法“三国干涉还辽”,清政府以 3000 万两白银赎回)、台湾全岛所有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

6.甲午战争:1894 年 11 月,日军制造旅顺大屠杀。

7.1900 年俄国入侵东北:制造江东六十四屯惨案。

8.1860 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知识点 03】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斗争★★★

1.1841 年 5 月,广州三元里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侵略武装斗争。

2.德国:1898 年 3 月强租胶州湾,将山东划为势力范围。

3.美国:1899 年 9-11 月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4.19 世纪末西方列强瓜分中国图谋未能实现原因:

①重要原因: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矛盾和相互制约。

②最根本原因: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反侵略斗争。

5.1840 至 1919 年,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失败的原因:

①最根本原因:社会制度腐败;②重要原因:经济技术落后。

6.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1839 年组织翻译了英国人慕瑞的《地理大全》,编成《四洲志》

7.魏源开创了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新风:1843 年编纂《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

8.1895 年严复在《救亡决论》中喊出了“救亡”口号;翻译《天演论》,提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进化论思想。

9.1894 年 11 月,孙中山创立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第一次喊出“振兴中华”这个时代最强音。

【知识点 04】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1.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封建专制政权和地主阶级对农民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

2.1851 年 1 月 11 日,洪秀全广西省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太平天国兴起的标志)

3.1852 永安建制使太平天国政权初具规模,有利于起义的发展。

4.1853 年 3 月,太平军攻克南京,改南京为天京,定为都城。

5.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战争特点的纲领性文件是《天朝田亩制度》。

6.1856 年上半年,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全盛时期。

7.《天朝田亩制度》颁布于 1853 年冬,是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战争特点纲领性文件

8.太平天国后期,“干王”洪仁玕提出《资政新篇》,作为统“筹全局的建议。

9.1856 年 9 月,天京事变发生,东王杨秀清、北王韦昌辉被杀,翼王石达开出走后败亡。

10.1856 天京事变是太平天国由盛到衰转折点,它大大地削弱了太平天国的领导和军事力量,造成了严重危机。

11.天京事变后,洪秀全为挽救危局提拔的年轻将领是陈玉成和李秀成。

12.1864 年太平天国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失败。

13.《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及其评价。

(1)主要内容:①确立了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原则,田地分为 9 等,好坏搭配,不论男女老幼按人口平均分配,16 岁以上分一整份,16 岁以下分一半。②规定了农副业产品的生产与分配,都以农村政权的基层组织“两”来实行管理,每 25 户为一两。

(2)评价:第一,《天朝田亩制度》是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代表了农民要求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反映了农民反对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普遍要求。与以往农民起义提出的“均贫富,等贵贱”和“迎闯王,不纳粮”等相比,《天朝田亩制度》有更完备的内容和更触及封建社会矛盾核心的深度,应该说这个纲领是比历代农民起义所提出的口号更深刻一些。

第二,这个纲领并没有超出农民小生产者的狭隘眼界。它所追求的理想天国,是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是一种小自耕农心目中的没有商品流通、商品交换和绝对平均的理想社会。所以,这种社会理想是不切实际的空想。它表明,即使是像太平天国这样的农民起义,尽管给腐败的封建制度以严重的冲击,却难以建立起足以替代腐朽制度的新的社会制度。

【知识点 05】地主阶级统治集团“自救”活动的兴衰★★★

1.19 世纪 60 年代,奕䜣、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刘坤一,以“自强”“求富”为目标,兴办洋务。其中,奕䜣是首领。

2.冯桂芬对兴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最早作出比较完整论述,这个思想后被概括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3.1861 年,清政府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作为综理洋务的中央机关。

4.从 19 世纪 60 到 90 年代,洋务派举办的洋务事业主要有:兴办近代企业;新式海陆军;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5.洋务派最早兴办的是军用工业。

6.李鸿章筹备的上海江南制造总局是洋务派办的第一个规模较大的可称为近代军事工业的兵工厂;左宗棠在福州创办的马尾船政局是当时国内最大造船厂;张之洞在汉阳创办的湖北枪炮厂是后期最大的军工企业。

7.从 19 世纪 70 年代开始举办以“求富”为目的的民用企业。有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形式,多数采取官督商办方式。

8.19 世纪 90 年代,建成福建水师、广东水师、南洋水师、北洋水师。其中李鸿章管辖的北洋水师是海军主力

9.1862 年奕䜣创办京师同文馆,是洋务运动时期最早创办的翻译学堂。

10.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第一,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第二,成为中国近代教育的开端。

第三,传播了新知识,打开了人们的眼界。

第四,引起了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的变化 。

11.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第一,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

第二,洋务运动对西方列强具有依赖性。

第三,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

第四,顽固派的阻挠。

中日甲午战争中,北洋海军全军覆灭,标志着洋务运动失败。

【知识点 06】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 ★★★

1.1898 年 6 月 11 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至 9 月 21 日的 103 天里颁布了一系列变法上谕,史称“百日维新”

2.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维新派自身局限和以慈禧太后为首强大守旧势力反对(敌强我弱)

3.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实质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思想第一次正面交锋。

4.作者作品考查,如下图:

a375c6fb0cd1103552310e12aff48fa9

5.维新派和守旧派论战的内容及意义。

(1)论战内容:要不要变法;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学堂。

(2)论战意义: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实质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思想第一次正面交锋;

论战集中反映了中学和西学、新学和旧学之争;论战开阔了知识分子眼界,解放了思想,改变了社会风气,为维新变法运动作了思想舆论准备。

【知识点 07】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

1.著书立说,传播民主革命思想:

5d0af468f45277a16dd8009e88767fd8

2.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主要内容。

(1)1905-1907 年,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以《民报》为阵地和以康有为为代表的改良派以《新民丛报》为阵地展开论战。

(2)论战的内容:

①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这是论战的焦点;

②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

③要不要进行社会革命。

3.【论述】三民主义的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答案】(1)1905 年 11 月,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纲领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后被称为三民主义。

(2)民族主义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一是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改变它一贯推行的民族歧视和压迫政策;二是变“次殖民地”的中国为独立的中国。针对同盟会内部存在的民族复仇主义,孙中山指出民族主义“不是排斥所有的满洲人,而是针对那些阻碍某个的满洲人”,将民族主义和民族复仇主义区分开来。

(3)民权主义的内容是“创立民国”,即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孙中山一再阐明民族主义必须和民权主义结合起来,民族革命和政治革命必须一次完成。他说,革命者打倒满清政府,从驱除满人这一方面来说,是民族革命,从打倒君主专制制度这一方面来说,是政治革命。民权主义为资产阶级革命提出一套建国方案,但是没有明确广大劳动人民在国家中的地位,难以保障人民的真正权利。

(4)民生主义的内容为“平均地权”即孙中山所说的社会革命。基本方案是:核定地价,按价征税,涨价归公,国民共享。但是民生主义没有正面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不能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难以成为发动群众的理论武器。

(5)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学说,是一个比较完备的民主主义的革命纲领,产生了积极影响,推动了革命思想的传播和革命运动的发展。

【知识点 08】辛亥革命的胜利与失败★★★

1.1911 年 4 月 27 日,黄兴领导的广州起义。起义失败后,遇难者有 72 人被葬于广州红花岗(改名为黄花岗),史称黄花岗起义

2.1911 年 5 月清政府宣布“铁路干线收归国有”,并将粤汉、川汉铁路的路权出卖给帝国主义,引起湖北、湖南、广东、四川反对,保路运动兴起,四川尤其强烈。

3.革命形势成熟,湖北新军中的共进会和文学社决定在武昌起义。

4.1911 年 10 月 10 日,武昌起义爆发。武昌起义掀起了辛亥革命的高潮。

5.1912 年 1 月 1 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并以 1912 年为中华民国元年

6.1912 年 3 月,临时参议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

7.辛亥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

辛亥革命是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个里程碑,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1)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2)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

(3)辛亥革命传播了民主共和观念,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

(4)辛亥革命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变革,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社会风气的改变和人们的精神解放。

(5)辛亥革命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关键词:推翻了—结束了—传播了—推动了—打击了)

【知识点 09】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

1.1917 年 11 月 7 日,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2.1915 年 9 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成为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 。

3.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是陈独秀、李大钊;主要阵地是北京大学和《新青年》。

4.1918 年 5 月,鲁迅发表《狂人日记》这是新文化运动的第一篇白话文小说。

5.李大钊最先由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在中国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

6.李大钊的《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讴歌十月革命是“二十世纪中世界革命的先声”。

7.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8.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

9.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1)主要内容:

①提倡民主和科学。民主主要指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民主提倡个性解放,平等自由。科学,狭义是指自然科学,广义是指社会科学,即提倡以科学的精神和科学方法来研究社会。

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把矛头指向孔学,以进化论的观点和个性解放思想为主要武器,抨击封建礼教;

③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主张文学革命。

(2)意义:新文化运动是一场由民主主义知识分子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性质的思想启蒙运动,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①它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同封建主义旧文化的斗争,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沉重打击了封建专制主义

②它大力宣传了民主和科学,启发了人们的理智和民主主义觉悟,将人们从封建专制所造成的蒙昧中解放出来,开启了思想解放的潮流

③它为中国先进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准备了适宜的土壤,为以五四运动为开端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创造了思想文化上的条件。

10.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和历史意义。

(1)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把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线上。

(2)五四运动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了群众,是一场真正的群众性的革命运动。青年学生起了先锋作用,工人阶级第一次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运动后期发挥主力军作用。

(3)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和干部上的准备

(4)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后,无产阶级代替资产阶级成为中国革命领导者。(关键字:反帝反封——群众——马克思主义——新民主主义)

【知识点 10】马克思主义传播与中国共产党诞生★★★

1.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顺口溜:北李学说,南陈主义)

图片

2.1920 年 8 月,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正式成立,陈独秀任书记,成员有李汉俊、李达等。这是中国第一个地方共产党组织。

3.1921 年 7 月 23 日,党的一大在上海举行,最后一次会议移至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举行。规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顺口溜:一大党)

4.1922 年 7 月,党的二大在上海召开。

5.简述中国早期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三类及代表人物。

(1)五四运动前的新文化运动的精神领袖。其代表是李大钊、陈独秀。(2 分)

(2)五四运动中的左翼骨干,其代表为毛泽东、杨匏安、蔡和森、周恩来等。(2 分)

(3)一部分原中国同盟会会员、辛亥革命时期的活动家,其代表为董必武、林伯渠、吴玉章等。(2 分)

6.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划时代意义。

第一,它标志着中国革命终于有了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它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可信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使中国工人阶级有了自己的司令部。(2.5 分)

第二,中国革命从此有了一个科学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观察和分析中国的问题,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斗争目标、革命前途和胜利之路。(2.5 分)

第三,沟通了中国革命与世界革命的联系,把中华民族的解放运动同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运动相联结,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前途。(2.5 分)

第四,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焕然一新;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中国人民就从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2.5分)

(关键词:四个有了,领导核心、指导思想、新的前途、主心骨)

【知识点 11】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

1. 1923 年 6 月在广州召开中共三大:正式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党内合作);同时强调党必须在政治、思想、组织上保持独立性。中共三大正确制定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有力推动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顺口溜:三大联国搞合作)

2.1924 年 1 月,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提出新三民主义。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顺口溜:国民一大新三民)

3.新三民主义和中共在民主革命时期纲领基本一致,成为国共合作政治基础和革命统一战线共同纲领

4.国民党一大实际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大会的成功召开,标志着以第一次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5.1925 年 1 月,在上海召开中共四大:中心议题是讨论如何领导即将到来的革命高潮;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领导权以及工农联盟问题。(顺口溜:四大定为位领导权)

6.五卅运动开始了全国范围的大革命风暴。

7.1925 年 5 月 30 日,中共领导的上海工人和学生反帝示威活动遭镇压,即“五卅惨案”。

8.1926 年 5 月,第四军叶挺独立团作为北伐先遣队先入湖南,揭开了北伐战争序幕。

9.1926 年 3 月和 5 月蒋介石制造中山舰事件和整理党务案事件,打击共产党员和工农革命力量,成为国民党新右派代表。

10.1927 年 4 月 12 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共政变。

11.1927 年 7 月 15 日,汪精卫发动“七一五”反共政变,标志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大革命最终失败。

12.北伐战争得以胜利进军的原因。

第一,国共合作的实现,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特别是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先锋模范作用是重要原因。

第二,北伐战争是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正义的革命战争,得到广大工农群众大力支

第三,北伐战争得到苏联援助,特别是其军事顾问制定了正确的军事战略战术。

13.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及历史意义。

(1)失败的原因:

①客观上,一是敌我力量悬殊,反革命力量十分强大;二是革命统一战线内部分化,蒋介石、汪精卫制造反共政变,使革命力量遭到损失。

②主观上:以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错误,放弃无产阶级对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领导权,尤其是武装斗争领导权;我党处于幼年,不善于将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共产国际错误指导。

(2)国民革命的历史意义:

①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统治势力,中国人民觉悟程度和组织程度明显提高,它实际是迎接未来革命胜利的一次伟大演习。

②扩大了我党在中国人民中的政治影响,宣传了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使党经受了一次大革命的洗礼,积累了初步经验。开始懂得进行土地革命和掌握革命武装的重要性,为把中国革命推进到新的土地革命战争阶段准备了必要条件。

【知识点 12】国民党在全国的统治和中间党派的政治主张★★

1.张学良于 1928 年 12 月 29 日宣布“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国民党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治。(张学良东北易帜)

2.国民党政权性质:代表地主阶级、买办性大资产阶级利益的一党专政和军事独裁统治。

3.国民党统治时期,封建经济在中国社会经济生活中占优势地位。

4.国民党统治时期,官僚资本控制全国经济命脉,首先和主要的是在金融业方面。

5.20 世纪二三十年代,中间党派的活动:

①邓演达领导的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第三党);②梁漱溟为首的乡村建设派;③黄炎培为首的中华职业教育社。

6.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成立于 1930 年 8 月。

【知识点 13】中国共产党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

1.1927 年 8 月 7 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

2.1927 年 8 月 1 日,在以周恩来为书记的前敌委员会及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率领下在南昌举行起义

3.1927 年 9 月 9 日,毛泽东到湖南领导湘赣边秋收起义。

4.1927 年 10 月 7 日,毛泽东率部队抵达江西宁冈县茅坪,开始创建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斗争。

5.1928 年 10 月和 11 月,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中,回答了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和条件,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阐述了土地革命、武装斗争与根据地建设这三者之间的关系。

6.1930 年 1 月,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提出了以乡村为中心思想,初步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

7.1930 年 5 月,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中坚持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路线,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表现了毛泽东开辟新道路、开创新理论的革命首创精神。

8.1930 年到 1931 年,在红一方面军三次反“围剿”斗争胜利的基础上形成了中央革命根据

9.1928 年 12 月毛泽东在井冈山主持制定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土地法:《井冈山土地法》

10.1929 年 4 月,毛泽东在兴国颁布第二个土地法,保护了中农的利益:《兴国土地法》

11.八七会议的主要内容及意义。(顺口溜:八七独秀枪杆子)(1)主要内容:①清算了大革命后期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总方针。

②选出以瞿秋白为书记的中央临时政治局。

③毛泽东阐述了农民问题和武装斗争对革命的重要性,强调“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记忆诀窍:一个总方针;一个人;一个经典论断)

(2)意义

①八七会议给正处在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中的我党指明了出路,为挽救我党和中国革命做出巨大贡献。

②这是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一个历史转折点。

12.南昌起义的历史意义。顺口溜:八一南昌第一枪

(1)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体现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中国人民根本利益和中华民族解放事业而前赴后继的革命精神。

(2)成为我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伟大开端。

(3)揭开了土地革命战争序幕。

13.井冈山根据地创建意义。

(1)它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星星之火,为我党领导其他各地起义树立了榜样;

(2)从实践上开辟了一条在敌我力量十分悬殊的情况下,共产党深入农村保存发展革命力的正确道路;

(3)这条道路代表了 1927 年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的发展方向。

14.秋收起义特点。

(1)放弃了“左派国民党”运动旗号,公开打出“工农革命军”旗帜。

(2)它不仅是军队行动,而且有数量众多工农武装参加。

15.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和条件。

第一,中国是一个几个帝国主义国家间接统治的经济政治发展极端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根本原因)

第二,国民革命的影响;(客观条件)

第三,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客观条件)

第四,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主观条件)

第五,共产党组织的坚强有力和各项政策的正确贯彻执行。(主观条件)

【知识点 14】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1.1931 年 11 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省瑞金县叶坪村举行。大会通过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毛泽东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

2.三次“左”倾错误:(1)1927 年 11 月至 1928 年 4 月以瞿秋白为代表的“左”倾盲动错误;(2)1930 年 6-9 月以李立三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3)1931 年 1 月至 1935年 1 月以王明(陈绍禹)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

3.赣南会议:1931 年 11 月初,中央苏区党组织在赣南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会上把毛泽东的主张说成“狭隘的经验论”、“富农路线”和“极严重的一贯右倾机会主义”,主张反右倾,开始排斥毛泽东对党和红军的领导。

4.1934 年 10 月中旬,中共中央机关和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8.6 万人撤离根据地,开始震惊中外的长征

5.1935 年 1 月 15-17 日,遵义会议召开。

6.1935 年 10 月 19 日,中共中央率陕甘支队到达陕北吴起镇,同那里的红十五军团会合。至此中央红军行程二万五千里、纵横十一个省的长征胜利结束。

7.1936 年 10 月,红二、四方面军先后同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静宁将台堡大会师,从而胜利结束长征。

8.遵义会议解决的主要问题及意义。

(1)主要内容:1935 年 1 月 15-17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扩大会议。集中全力解决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和组织问题

①批评了博古、李德在第五次反“围剿”中错误,并委托张闻天起草《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的决议》(即遵义会议决议)。

②增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③会后决定由张闻天代替博古负总责任,博古任红军总政治部代理主任,并成立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新三人团,全权负责红军的军事行动。

(2)历史意义:

①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领导。

②在危急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转折点

③这为党和革命事业转危为安、不断打开新局面提供了最重要的保证。

9.长征的的意义。

(1)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是一部伟大的革命英雄主义的史诗。它粉碎了国民党“围剿”红军、消灭革命力量企图,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

(2)通过长征,把中国革命的大本营放在了西北,这为迎接中国人民抗日救亡的新高潮准备了条件。长征结束后,中国革命新局面开始了。

(3)长征保存并锤炼了革命骨干力量,这是党和红军宝贵的精华。

(4)长征播撒了革命火种。它向沿途的人民群众宣布,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各族人民才能翻身得解放。

(5)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用生命和热血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

①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

②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

③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

④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

⑤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图片

最后

时刻锁定“启航教育

你需要的,你想要的 

学历提升资讯、院校专业信息

考前福利、备考干货资料

都在这里了喔!


图片

图片




扫码咨询启航教育



最全考点、重点、真题
图片


上一篇:2024年4月自考00054《管理学原理》重点汇总

下一篇:2024年10月自考零基础备考,如何看书与做题?

微信咨询
17719878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