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欢迎访问河南自考信息网网站!
郑州 | 济源 | 开封 | 平顶山 | 洛阳 | 商丘 | 安阳 | 新乡 | 许昌 | 鹤壁 | 焦作 | 濮阳 | 漯河 | 三门峡 | 周口 | 驻马店 | 南阳 | 信阳 |

自考热门科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通过技巧

发布时间:2025-03-19 浏览人次:0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自学考试中,马原考试一共有3个题型,分别是:

1.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2. 简答题,本大题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 论述题,本大题3选2,每小题10分,共20分

客观题和主观题的分数各占50%,做好选择题部分是非常重要的。
各类题型解题技巧


图片
单项选择题
1. 仔细审视题干,准确掌握题意,选择答案时要把选项与题干的题意联系起来思考,选择哪个选项根据其是否符合题意,不要只看选项是否正确,因为会有选项本身正确但与题意不符的情况出现。

2. 对照题干的题意,仔细审视各个选项,找出干扰项予以排除。干扰项的特点是似是而非,具有一定的迷惑性,要避免受其误导而错选。

3. 要在仔细审视完所有选项后再确定选择哪一项,切勿刚刚看完一两个选项就确定答案。因为单项选择题要求选择最符合题意的答案,命题者有时把似乎符合题意的选项放在前面,把最符合题意的选项放在后面

图片
简答题
1. 观点正确,论点全面。答题时观点一定要前置,切记勿答错、遗漏要点

2. 逻辑严密,语言通顺。答题要层次分明,叙述清楚,切记不要层次杂乱,表达不清

3. 突出重点,详略得当。对论点既不可不作任何说明,也不可做过多说明,显得繁琐

论述题
1. 观点要全面系统,论据要充分,对观点的分析要深入透彻,观点不得有遗漏,也不能只有观点,缺乏论据,没有分析

2.要处理好理论与实际的关系,既不能只讲理论,也不能空举例,推荐先进行理论阐述,再结合现实,阐发自己的观点

01
图片


看书


      首先,看一遍书,把书按章节顺序都过一遍,做到心中有数,了解这门课的框架,整体脉络。


02

图片


综合做题

      

 综合练习不可少。多做习题,最好找到历年真题试卷,至少做三套历年试卷;做综合练习目的在于整体提高应用能力,掌握各种题型的特点,熟记知识点,以及自身解题的思路和方法,将理论和时间相结合,从而增强应用能力。

       而且做题不仅可以掌握解决考题的方法和技巧,迅速提高学习效率,对提高应试能力和应试成绩也能起到很好的帮助。学习水平是通过考试成绩来反映的,学得好,应用能力强,那就会考得好。

03

图片


预测考点背诵

    

  考前一个星期,再看一遍重点章节或者重点考点,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根据自己的理解,预测简答题的考点,背下来。


图片

     

自考马原必考知识总结





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01

(1)产生背景: 

①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内在矛盾的尖锐化,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客观条件
②工人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进行反对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统治的斗争,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准备了阶级基础

(2)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 

1、马克思主义哲学:(1)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2)代表:黑格尔的辩证法,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1)理论来源: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2)代表: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
3.科学社会主义:(1)理论来源: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2)代表:圣西门、傅里叶、欧文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
02

1、内涵: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2、体系性:马克思主义各组成部分是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科学体系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处于指导地位
(2)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是联系实际得到的客观规律
(3)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处于核心地位,指明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和道路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
03
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一一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1)科学性

①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首先在于它不带任何偏见:
②还在于它的深刻性,任何领域都不浅尝辄止:
③深刻揭示客观规律,经受了实践的检验,并且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2)革命性

①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集中表现为它的彻底的批判精神:
②还表现在它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始终代表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3)以实践为基础

①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都是以实践为基础的
②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和归宿


01
自考马原选择题考点




1.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的。


2.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在其运动中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


3.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一个量变的积累过程。质变本身虽然带有突发性,但它的发生不是偶然的。区分量变与质变的根本标志是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


4.实践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也是马克思主义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这一基本观点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全部思想内容之中。


5.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主要表现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目的、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6.人的认识过程是理性因素(起主导作用)和非理性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


7.逻辑证明不能回答结论是不是符合客观实际的问题。


8.真理的客观性并不是说真理本身就是客观事物,也不是说它没有主观形式,而是说它所反映的内容是客观的。


9.真理是一元的,是指在同一条件下对于特定认识客体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它不因主体认识的差别和变化而改变。


10.真理是内容上的一元性与形式上的多样性的统一。


02
自考马原简答题考点



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理论: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不仅表现为通过革命实现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取代旧的社会制度,而且表现为通过改革实现社会制度的自我调整和完善。

改革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集中表现在,它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有效途径和手段。

方法论:社会主义社会也是一个需要改革并经常进行改革的社会。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是一场广泛深刻的伟大变革。

从性质上看,它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但从其广泛性和深刻性而言,从对我国社会生活的深远影响而言,则可以说是一场伟大的革命。


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


理论:创新就是破除与客观事物进程不相符合的旧观念、旧理论、旧模式、旧做法,在继承历史发展成果的基础上,发现和运用事物的新联系、新属性、新规律,更有效地进行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

关系:第一,实践创新为理论创新提供不竭的动力源泉;第二,理论创新为实践创新提供科学的行动指南;第三,努力实现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

01
简述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宇宙的根本规律:

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力

2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于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它们的钥匙

3矛盾分析法是认识的根本方法

4是否承认对立统一规律以及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
02
什么是社会基本矛盾?简述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1社会基本矛盾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2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贯穿于每一个社会形态的始终。这两对矛盾制约和决定着其他各种社会矛盾,决定着整个社会的面貌,决定着社会发展的必然阶段和客观趋势所以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03
产业资本循环要经历哪个几个阶段?各阶段所采取的职能形式是什么
1产业资本在其现实循环运动过程中,依次经过三个阶段,即购买阶段、生产阶段、销售阶段;与这三个阶段相适应,产业资本依次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

2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

购买阶段:为剩余价值的生产准备条件。产业资本的购买阶段就是从货币资本转化为生产资本的阶段

生产阶段:是由生产资本转化为商品资本的阶段,是生产剩余价值的阶段,它在资本循环中是决定性的阶段

③销售阶段:是由商品资本转化为增殖了的货币资本的阶段
04
当代资本主义在生产关系方面有哪些新变化?
1在所有制关系上,出现了资本社会化的趋势,建立和发展了一定比重的国有经济;私人企业股权分散化,法人资本所有制崛起

2在劳资关系上,建立了劳资共决、职工参与决策、终身雇佣、职工持股等制度

3在分配关系上,许多发达国家对收入分配政策进行了某些调整,如实行社会福利政策,通过再分配手段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
05
如何正确对待科学社会主义的一般原则?
1必须始终坚持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反对任何背离这些原则的错误倾向

2要善于把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与本国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回答和解决革命、建设、改革中的重大问题

3要紧跟时代和实践的发展,在不断总结新鲜经验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




03
自考马原论述题考点




※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
思想路线:就是人们在实践活动中用以指导行动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是一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和贯彻
党的思想路线: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实事求是的内涵:“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坚持实事求是的要点:a.最基础的工作在于搞清楚“实事”,就是了解实际,掌握实情;b.关键在于求是,就是探索和掌握事物的发展规律。c.不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还必须坚持解放思想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资本主义的矛盾与冲突

 第一,经济发展“失调”。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采取各种措施应对危机,虽暂时避免了金融秩序崩溃,但对推动经济复苏效果有限,经济发展仍然面临一系列问题
具体表现为:一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发展失衡;二是福利风险增加;三是债务负担沉重。
 第二,政治体制“失灵”。长期以来,西方国家标榜民主并不遗余力地向外输出民主,但近年来移植西式民主的国家陷入动荡,西方国家本身也出现了某些治理危机,暴露出西式民主的弊端和局限。
一是西式选举往往难以选贤;二是政党利益可能凌驾于国家利益之上;三是“民主陷阱”会阻碍国家治理;四是传统精英政治走向衰落。
 第三,社会融合机制“失效”。近年来,西方社会不断出现不同群体、阶层的矛盾与冲突,甚至社会动荡。一是社会极端思潮抬头;二是社会流动性退化;三是社会矛盾激化。
以上种种情况显示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乱象。这些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和根源,归根结底还在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距离自考越来越近啦

同学们加油!!


上一篇:汉语言文学专业自考超详细经验贴

下一篇:没有了

微信咨询
17719878538